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希特勒为什么恨犹太人(他是如何让成千上百万德国人臣服的)

希特勒曾说:“如果有朝一日我真正掌了权,我的第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消灭犹太人。我一旦掌权,就会大竖特竖绞刑架,例如,在慕尼黑的马里安广场——只要交通允许,就尽量多竖,将犹太人一个个绞死,把他们吊到发臭,能吊多久就吊多久,只要不妨碍卫生。这群解下来后,再吊另一群,如此不断下去,直到慕尼黑最后一个犹太人被消灭为止。其他城市也将如此效法,直到全德国的犹太人都被洗刷净尽!”
事实也基本如此,只是手段不一样。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是希特勒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大概有600万犹太人因此丧命。
学过历史,大略知道纳粹德国的行径,但有两个问题一直萦绕着我,希特勒跟犹太人是有多大仇恨,非要全灭了他们?希特勒发起二战,实行种族灭绝,纳粹德国人为什么还对希特勒那么服从?
为了解答这两个问题,看了不少历史书,由此得出以下说法,算抛砖引玉吧,有补充的,或有不同看法的,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01希特勒的成长过程
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在奥地利出生,父亲阿洛伊斯是一名海关官员,比他大52岁。由于阿洛伊斯是一名私生子,所以他们家最开始的姓并不是希特勒,而是随母姓,姓施克尔格鲁勃。后来,阿洛伊斯的母亲再婚,丈夫的姓是希特勒。再后来,阿洛伊斯通过努力成了一名海关督察。对于希特勒家族的人来说,阿洛伊斯就是从农村飞出的金凤凰,所以在他39岁的时候,希特勒家族的人想法子让他“认祖归宗”,改姓为希特勒了。
阿洛伊斯是个喜欢拈花惹草的人,在希特勒母亲嫁给他之前,他已经结过两次婚,分别生了个私生女私生子。希特勒的母亲性格温和,长得很美,是他的外甥女,也是佣人、情人,比他小23岁。
希特勒的父母一共生了6个孩子,不幸的是,只有他和妹妹保拉活了下来。希特勒的父亲是个性格很暴躁,也很独断专行的人。最开始,父亲主要拿同父异母的哥哥当发泄怒气的对象,等到哥哥14岁离家出走后,希特勒变成了出气筒。父亲经常打骂他,对他管教非常严格。
他们家算是个小康之家,生活条件不差,他父亲虽然脾气很差,但是工作能力是不错的,也因此工作常有变动。所以,希特勒从小就经常搬家,生活不是很稳定。希特勒似乎也继承了父亲的坏脾气,只要有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脾气。
希特勒6岁开始上学,小学阶段的希特勒是同学眼中的“大人物”,因为他去过很多地方,他和同学经常玩“扮演”的冒险游戏。在小学阶段,他也发现了自己的爱好,就是绘画。他想长大后成为一名画家,这跟父亲让他成为一名公仆显然是不一样的。11岁这年,希特勒被父亲送到技工学校读书,陌生的环境,不喜欢的功课让他变得越来越沉默。他的成绩变得很糟糕,断断续续读了五年书,最终还是因厌恶没有完成学业。
希特勒14岁这年,父亲去世,母亲对他非常溺爱,16岁征得母亲同意不再上学后,希特勒成了一个没人能管得住的年轻人。他的梦想是成为画家,所以他没有像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样,去工作以养家。父亲去世时留下的遗产,让他们一家的生活还能维持不错的水平,所以他整天不是看书,就是画画,要么就是看剧,逛博物馆。他变得越来越喜欢独处了。
18岁,希特勒出发到维也纳报考美术学院,结果被拒,院方觉得他更适合当建筑师。在这不久后,他母亲得癌症去世。亲戚都想让他学个务实的手艺谋生,为逃避也为证明,第二年他再次来到维也纳。
很可惜,这次他再次落选。后面希特勒再次申请艺术学院,同样的,这一次,他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得到。
这时,他的处境是非常困难的。一直以来,他都没有工作过,在维也纳的生活全靠父母留下的遗产。现在仅靠父母的遗产已不足以让他支付在维也纳的房租,他开始不断搬家,住所越来越差,越来越小,直到身无分文,衣物变卖所剩无几,成了流浪汉,住进了贫民收容所。
希特勒从出生起,家境都是不错的,他也是个自命不凡,骄傲的人,所以混到这地步,在社会最底层的这段让他自尊受辱的经历,对他日后应该是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比如,当他成为纳粹元首后,纳粹党总部的地方比较宽敞,是专为那些穷困潦倒需要一席之地避寒的追随者而设的。
他开始靠卖画为生,生活有好转之后,他搬到了条件相对较好的、位于工业区的、的单身汉公寓(也是慈善机构)。这一年希特勒21岁,他在这里住了三年零三个半月,直到1913年前往慕尼黑。
在这里,希特勒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开始对政治产生了兴趣,单身汉公寓经常有知识分子聚首,他成了那群人的领袖,经常抨击时局的腐败,和人辩论/争论是家常便饭。在慕尼黑,他跟人辩论的思想和理论变得更加锋利了。
1913年的希特勒,是个社交和情感能力不足,并且没有方向的人。但是紧接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让他找到了要为之奋斗一生的方向。
战争是残酷的,希特勒作为通信兵是勇敢无畏的,他用实际行动为自己赢得了一级和二级铁十字勋章。战争结束后,希特勒加入了德国一个极右翼的小党,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1919年,希特勒30岁。纵观希特勒的人生,他本人到这里已经定型了,以后的人生,他可以说是一成不变的,他坚定地贯彻着他的目标,“一个是德国在欧洲的统治地位;一个是“去除犹太人”,即消灭犹太人。”——塞巴斯蒂安·哈夫纳《解读希特勒》
02那么,希特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犹太人有那么大恨呢?他为什么那么恨犹太人呢?
在约翰·托兰著的《希特勒传》一书里,最早提及希特勒跟犹太人的接触,是在他母亲得乳腺癌的时候,那时为他母亲治病的医生是犹太人。医生为其母做了切除手术,后来他母亲病情加重,医生采用在伤口上用碘酒治疗的方法。虽然已经采用了比较激烈(对病人来说非常痛苦)的治疗方法,但是他母亲依然在大概两个月后去世了。
挚爱的母亲去世,18岁希特勒悲痛万分。希特勒的母亲因治疗受了很多折磨,如果说,希特勒因此恨这个医生,我个人觉得也还是说得过去的,即使放在今天依然有这样的事情,病人去世,家属把愤怒转移到了医生身上。那是不是希特勒由此对犹太人有了偏见了呢?我也觉得有这个可能。
再者,上面我们说了希特勒在维也纳的日子非常难过,梦想一再被拒之门外,生活穷困潦倒,他自己后来说那几年是他“最悲惨的时刻”,也是他“生活中最艰苦、最全面的学校”。
要说的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更易看到世态炎凉人间百态,对人性的认知,应该是希特勒最铭心的时候。他住的单身汉公寓所在的地方,是维也纳犹太人更多的地方。那时,在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几乎每个异教徒都是反对犹太人的。但是,那个时期,他在那里的朋友是犹太人,他也没有攻击过犹太人。他曾对人说,他对犹太人的仇恨是“私事”。总之,如果那时他对犹太人有了更深的成见,我觉得是合情合理的。但似乎还没到特别恨的地步。
一战期间,希特勒的一级勋章是他的犹太长官提名并亲自授予的。
战争让德国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罢工事件不时爆发,人们要和平不想战争,希特勒这个坚定的要打胜仗的士兵被“懒鬼和赤色分子”气疯了。反犹主义认为是犹太人在后方捣鬼,是掌握了德国金融的犹太人在鼓动人们。
希特勒在战场的这几年,是为德国而战,用职业的眼光来看,他不怕死,不怕苦,不怕累,英勇无畏,用实际行动给自己带来了荣耀,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因为“工作”产生了成就感和归属感。
然而,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了停战协定。希特勒觉得是被出卖了,觉得投降是耻辱。
如果说此时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恨还不是很确定,还有些摇摆不定。那么,接下来犹太人领导的叛乱,1919年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德国割地赔款等),各种宣传种族主义的报道,让希特勒对犹太人的仇恨变得活跃起来了。
后面,希特勒又接受了一系列政治教导,他把“凡尔赛耻辱”“十一月罪人”和“犹太主义马克思主义世界阴谋”刻进了骨髓里。从此,他彻底走上了“反对国际主义和犹太民族的斗争”中。
也就是说,刚开始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恨是个人的“私事”,后面就上升到国仇大恨了。那么,于公于私,他都不能放过犹太人了。当然,里面势必也有,希特勒利用大众的偏见给自己的政治道路铺路的“私”。
03希特勒是如何让成千上百万德国人臣服的呢?
塞巴斯蒂安·哈夫纳在著作《解读希特勒》里说,“希特勒在20年代只拥有其作为大众导演的煽动性,其催眠般的雄辩与迷惑艺术时,被他说服为追随者的德国人不到5%;在1928年的大选时只有2.5%;其余的40%是1929年至1930年的经济危机,以及其他所有政府与政党无助的失职造成的。但最后的决定性的50%则是他在1933年以后通过成就赢得的。”
这段话基本概括了希特勒能影响千万德国人的原因。战后的德国,很多人都盼着出现一位英雄,能够带领着他们走向光明,而希特勒这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出现了。
简单来说,首先,希特勒有着高超的演讲能力。
希特勒在演讲时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他非常善于煽动听众的情绪,他知道听众的软肋,会深入浅出地,投其所好地讲到听众的心里。他的演讲有丰富的表达力,是经过精心组织设计的。
“他把自己的演讲搞得既生动活泼又具有鼓动力,气氛也因实事求是而亲切,常有免费的啤酒、香肠之类供与会者享用;有时,若党的经费许可,还有手风琴演奏和民歌助兴。然后,心理上的火候一到,希特勒本人便在奏乐声中和舞动的卐字旗群中出场。通常,他开讲时总是心平气和。然后,如同一个演员一样,他善于觉察听众的感情,按听众的需要调整演讲方法与内容,使会议达到高潮,使听众情绪失控。”——约翰·托兰《希特勒传》
所以,每当希特勒演讲完,几乎所有人会同意他讲的每一个字。他到处游说演说,以致于他本人和纳粹党都非常出名。其实说白了,他非常懂得听众的心理,很会洗脑。希特勒的演讲能力让他成功走上了权力之路。
其次,希特勒利用经济危机给自己助力。
战后的德国经济形势本来就很恶劣,巨额的战争赔款,其他政党的屈服,犹太外交大臣跟苏联签的条约,1929世界经济危机等让德国人的日子不仅更难过,屈辱感也更强,民族主义情绪也更高涨。
此时,希特勒声称,一切都是犹太人的错。希特勒成了备受尊敬的民族主义势力的宠儿。
最后,希特勒当上总理后,解决了德国最核心的问题。
当时,德国有600万失业人员,希特勒承诺“让德国每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和面包”,结果三年后,德国解决了就业问题,人们达到了小康状态,并且市场并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简单说,经济危机解除了,就业问题解决了。
除此外,希特勒进行武装扩军,把德国变成了欧洲最强大的军事大国与空军大国。《凡尔赛和约》成了一纸空文,割的地回归了。
如此一来,即使那些质疑希特勒的人,基本也向希特勒缴了械,就像德国人说的,
“那个人可能有他的错误,但他给了我们工作与面包。”
再有就是,从1933-1940年,希特勒基本都是成功的,对他的崇拜者来说,他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所以他的话对德国人来说有免疫效果。
至此,以上便是,希特勒恨犹太人以及有强大影响力的原因。
参考资料:
塞巴斯蒂安·哈夫纳《解读希特勒》
约翰·托兰《希特勒传》
劳伦斯·里斯《希特勒的克里斯玛》
如果大家想看希特勒的传记,我建议可以优先看塞巴斯蒂安·哈夫纳《希特解读勒》,如果有很多时间可以看约翰·托兰《希特勒传》,如果想对第三帝国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建议看《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