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郑和下西洋—读《古史六案》(三))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

郑和在永乐年间下西洋多达六次,加上后来宣宗又搞的一次,总共有七次。

在《明史·郑和传》中有如下记载: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1,大军出使
两个“欲”字概括出它要达成的目标:一“欲”踪迹建文,二“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与一般出使只须准备国书和礼物,轻车简从不同,郑和率领的是数以万计的庞大远征舰队。显然是为了在寻访建文帝中准备的必要武力。

2,太监领军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领军将领郑和是一位宦官。

根据太祖遗训,宦官“不可使有功”。洪武十七年铸铁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成祖不顾祖训,开始使用宦官,也有宦官“奉使外国”的先例。而郑和是第一个直接统领军队的宦官,《明史》谓之“此将兵之始也”。

郑和七下西洋本为成祖寻访建文帝,树威海外,很快被后世淡忘。直到清末开始的中外交通史研究热潮,特别是梁启超对郑和这样一位大航海家的宣传,从各种新角度回顾这段历史,才衍生出了各种疑问。

一,郑和下西洋的路线

1,西洋
以后代的观点看历史,往往会有误解和臆断。所以,需要重新检视一番,比如郑和下西洋中的西洋在哪里。

明初的“西洋”与当今的“西洋”完全不同。
按当时概念,中国以东海面称“东洋”,从南海起,包括东南亚、孟加拉湾、阿拉伯海、红海至非洲东岸,都是“西洋”。

如今,这片洋面中东南亚部分称“南洋”。明末清初,随着基督教士的到来越来越多,中国原本的“西洋”概念渐渐改为专指欧美间的大洋。

而国内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也未见任何明示和强调此“西洋”非彼“西洋”的字句,仅将“西洋”二字打上引号表示有所特别而已。如果授课教师对此不加解释,学生就很难了解当时的地理以及历史概念,获得正确的知识。

2,建文帝的逃跑方向
朱允炆下落不明,如果外逃,向何处追踪是先要判定的一点。

当时中国的西面与北面是苦寒的荒漠,而且正北是蒙古的老巢,去那里就是自投落网。
东方是朝鲜和日本。朝鲜为属国,绝不敢造次。日本当时的幕府将军与中国关系不错,建文时遣使致国书,奉明正朔、称臣,还曾奉成祖的命令抓捕倭寇。东方排除后,剩下只有南方了。

南方是无边大海,貌似无路,其实不然,唐末以来已成中国亡命者的首选。郑和下西洋时,就发现爪哇国等地有大量的华人。

国人避难首选南洋,主要考虑的就是地理上的优势。一方面,相比朝鲜和日本等,这里有大海阻隔,中央王朝难以顾及;另一方面,人们对这条航线的往返比较熟悉,进退方便。加上华人聚集带来风俗、饮食、语言方面的环境,极利混迹藏身。综上可见,如果建文帝逃往异域,客观上没有比南洋更合情合理的去处。

3,下西洋的路线

现存下西洋史料,重要且确凿者有四种,即巩珍《西洋番国志》、费信《星槎胜览》、马欢《瀛涯胜览》和佚名《郑和航海图》,其中的错误较多。

1988年,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新编郑和航海图集》,将《郑和航海图》重绘为现代地图式样,是迄今权威且直观的图解。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注意到,伊斯兰在南印度洋所建势力范围,恰好是郑和舰队在非洲的活动区域,二者几乎重叠。

4,海上丝绸之路与治外法权
今天我们把古时中国与西方经由海路的交通商贸路线,比照“丝绸之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有人以为“海丝”与郑和下西洋有密切联系,甚至误以为郑和是“海丝”的开拓者。其实,“海丝”形成于唐代,至两宋完全成熟,且极盛期也在宋元。“海丝”并不是我们主动开拓,而是伊斯兰教徒寻求财富所致,是典型的阿拉丁式故事。

作为“海丝”两大起点的广州、泉州,均与阿拉伯客商有不解之缘。以泉州为例,在宋真宗年间建立了第一座清真寺。为了管理风俗不同的众多的阿拉伯客商,唐宋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置了专门的“治外法权”。

“治外法权”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不同国家与种族间的文化各异、禁忌迥异,法律可能存在冲突。唐宋给与外商以有限“治外法权”,背后原因是开埠通商的获利十分可观。

二,为什么是郑和

1,郑和其人
主角郑和除了是内廷的高级宦官,还有一个重要身份特征,即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华人。

陈垣先生的《元西域人华化考》提到,蒙古征服欧亚时,使大量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异域人士流入东土并逐渐本地化。郑和家族,正属于“华化人”之列。清光绪年间在云南府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昆阳镇)城外发现了《故马公墓志铭》,写道郑和的身世:

公字哈只,姓马氏,世为云南昆阳州人。祖拜颜,妣马氏。父哈只,母温氏……子男二人,长文铭,次和,女四人。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官监太监。

以上可知,郑和原姓马,郑姓由成祖所赐。墓铭中的怪异处,是郑和的父亲和祖父都叫“哈只”。子孙沿用父辈祖祖的名字,在欧美、日本都很常见,但在中国则属于犯讳。

其实“哈只”也非其父祖的真名,墓碑的发现者袁嘉谷解释到:

祖与父同名,或者疑之,而不知不足疑也。昆阳马氏,本回教巨族,回教以曾经天方觐见教主者尊称哈只……华音译之,或作汉芷。凡有汉芷之称者,乡俗不复称其名,今犹然矣。

伊斯兰教发祥地麦加,中国旧译作天方。郑和的父亲和祖父亲赴麦加朝圣后,被尊称为“哈只”,不再叫本名。更有人考证出,郑和的祖先可前溯到元初名臣赛典赤赡思丁,即赛典赤五子中的第四子。《元史》记载,赛典赤在成吉思汗西征时“迎降,命入宿卫,从征伐”,入华后供职世祖年间,官至云南行省平章。《元史》本传:“赛典赤赡思丁一名乌马儿,回回人,别庵伯尔之裔”。

别庵伯尔,系波斯语,意思是首领、领袖,专指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

原来,郑和体内竟流淌着先知穆罕默德的血液。

2,不二人选
郑和辅佐朱棣“靖难之役”有功, 更由于身世家世,与下西洋有一些深层联系。

高级宦官的身份使郑和获得了朱棣的信任,得以担任秘密的使命。他的另一得天独厚的优势——纯正回族血统和背景,更有益于下西洋。郑和不单祖上是伊斯兰名族,尤难得的是其父亲和祖父有亲自往返天方的经历。这至少意味着两点:一是有语言沟通能力,二是对地理比较熟悉。

当时下西洋整个地理空间都笼罩在伊斯兰航海光芒之下。让两位“哈只”的后人统领掌管舰队,无论从航海经验的吸收,还是从经停地方均是伊斯兰化区域考虑,都有不容忽视的实际意义。

三,地理大发现

郑和下西洋也可以看作是东方的地理大发现。

1,中西之间行为的比较

其一,起因不同。
郑和舰队的组建与出动,根本在于政治。欧洲人出海是为了发财和打破穆斯林占据地中海带来的地理束缚。

其二,难易不同。
郑和下西洋是倾国之力,哥伦布等人由私人或团体赞助。由此,两者在难易上不可同日而语。

其三,规模悬殊。
每次下西洋都出动接近三万人的远洋舰队,郑和担任水师的总兵。
哥伦布等人所率人员数十至百余不等,船只少则三艘多则五艘,物资缺乏,兵力不足。麦哲伦本人就是死于南洋土著之手。

2,对发现的探究

哥伦布西航,“发现”了美洲;达伽马南下,“发现”了绕过好望角可达印度洋;麦哲伦环球旅行,“发现”环球水路相通。郑和下西洋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也可以算是对未知世界的“发现” 了。

但是在元代,有两份确凿的文献说明中国对西洋已经了解,并且多次到达过。

一为马可波罗对“马达伽思伽尔”的记载:

大汗曾遣使至此山中采访异闻,往者以其事归报。先是大汗遣使臣往,被久留岛中,此次遣使,亦为救前使归也。

马达加斯加,也是公认的郑和下西洋航线终点。这说明,早在元朝就有人两次往返郑和下西洋的最远端了。

二是元朝末年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

书中记载了汪大渊本人到达的国家和港口,行程东起澎湖至文老古,西至阿拉伯与东非海岸。这与郑和舰队的活动范围如出一辙。

以上可知,明朝郑和的七下西洋,在中国的确就无从谈其“首创”与“发现”了。

严格来说,目前的判断只是基于“已知”或“公认”的史料与事实而言,不能排除下西洋可能有未知的一面。

比如分遣队,下西洋中以某个要地为据点,再派出小分队去往各处。但小分队的情况,现在已经难以得知了,给后人留下了各种猜想的空间。甚至有民间粉丝宣称,郑和舰队的足迹远超目前文献上所示的范围——他们曾经抵达并发现了北美大陆!

哥伦布等人的所谓“地理大发现”,除了在地理知识上的拓展、打开新的贸易通路,重要成果还在于物种的引入与传播。这使地球物种的分布大为改变,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食物来源。在戴蒙德专讲地理因素对文明影响的《枪炮、细菌与钢铁》中,有许多生动描述。

反观郑和下西洋,却鲜有类似的新意可陈。郑和舰队就是一直穿梭在数百或上千年间船只往来的航线上,所以只能带回“麒麟”长颈鹿、乳香、胡椒之类已知的物品。所以,也不难理解这样以政治为目的的劳民伤财之举,必然难以为继,也历来被诟病了。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