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郁氏文化】我的故乡“太仆寺”(文/吉忠华)

郁氏文化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2020
我的故乡“太仆寺”
文/吉忠华

在东经114°和北纬41°的祖国北端,
在阴山北麓和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
在元朝古城的上都邻边,
在锡林郭勒的辽阔草原,
有一座春秋时期建立的皇室御马苑,
这里曾有秦汉时的“太仆寺”九卿官院,
这里荡涤过成吉思汗马队的尘烟,
这里有横贯全境的“金界壕”,
这里有耸立着独秀千年的“石条山”,
这里有连片的肥沃良田,
这里有丰富的风电资源,
她就是美丽的“太仆寺”,
这里是我的故乡,
这里是我的精神家园。
虽然我在外漂泊数十年,
可我时常把这里挂牵,
我的心脏总和故乡的脉搏相连,
故乡的土地里有我流过的滴滴血汗,
故乡的云朵里有我的思念,
故乡的山野里有我思想的麦田,
故乡或许记不得“二小”这个乳名,
可我依然苦苦地把她依恋。
故乡的雨总牵着我的泪线,
故乡的方言总萦绕在我的耳边,
我用乡音向故乡致敬,
我用热泪与故乡相拥,
故乡的老宅院记载着我儿时的撒欢,
故乡的老街流过我久馋熏肉的垂涎,
故乡的老酒厂里有过我儿时被熏醉的笑谈,
故乡的老娘企盼着儿孙回家团圆,
故乡的老树摇晃着我的从前,
我固执地痴爱着梦中的家园,
因为这里有我长不大的童年。
如今的故乡再不是儿时记忆的片断,
一座欣欣向荣的草原新城在眼前呈现,
早已找不到我出生时的土坯老院,
早已寻不见大庙广场前赶会的红火场面,
已见不到那座旧衙门改建的医院,
已没有那牛马车和骆驼队过往的大店,
已听不到军分区大院的军号报点,
已见不到家属大院里孩童们的戏耍跑窜,
《社会主义好》的唱片机依然在脑海旋转,
老电影院也变成杂货店,
老剧场和照相馆早已拆迁,
已寻不见残疾大叔彩色的汽水摊,
已不见大浴池里木板拖鞋嗒嗒响的场面,
记忆中街心里还有个疏散交通的“大转盘”,
记忆中还有那抢购年画的红火场面,
记忆中的奶奶依然是满脸笑颜,
祖辈们的旱烟味历久不散。
我的故乡年轻了而我却成了老汉,
故乡的一切都在变,
日新月异旧貌新颜,
高楼林立国泰民安,
名优的“草原白”“红井源”成了故乡的标签。
在宝昌第一小学的校园,
父亲少年时种下的白杨依然可见,
八十余年的树龄刻满风霜,
八十余年的生长充满奇幻,
清廉为官的老爸一生为家乡奉献,
该享福时他却积劳重患,
永别亲人已有许多年,
飘落的树叶搭乘我的诗行向父辈祭奠,
我将一腔哀思抖落在老树前,
把怀念的热泪也一同浇灌,
我抚摸着落了一地的岁月,
却怎么也捡不出那心痛的从前,
树上的喜鹊叫的也是可亲的乡音,
叫声中有我揪心的思念,
风摆中的树叶模糊了我的视线,
此时的我倒像一只空酒瓶,
在拼搏的人生中丢掉了青春洒尽了无怨。
故乡是一座老营盘,
故乡是一组老年画,
故乡是一部老电影,
故乡是一首长诗篇,
在微风吹过的地方,
难留曾经逝去的容颜,
写不尽的离愁悲欢,
道不完的思绪万千,
我欠了故乡的相思债,
我的心总是留在这边,
一碗奶茶可以喂养一段回忆,
一段时光亦或铭记一段情缘,
浮尘俗世皆成过往,
万般滋味皆成善念,
来故乡寻一处明媚吧,
将岁月调制成美好宿愿,
将愁闷留给不再有的从前,
随故乡一同前行吧,
故乡的脚下正踏着奋进的鼓点!
作者简介
吉忠华,1957年3月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宝昌镇。本科学历。在内蒙古包头市退休,原供职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中国二冶。包头市作家协会会员、包头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在内蒙古出版社出版过个人诗集《在春天约会》。
朗诵者
【郁氏文化】迟来的春(文/吉忠华)
【郁氏文化】窝 居(文/吉忠华)
【郁氏文化】瘟疫从未走远(文/吉忠华)
【郁氏文化】春节赞(文/吉忠华)
【郁氏文化】秋的感悟(外一首)<文/吉忠华>
【郁氏文化】秋夜,走在故乡的街上 (文/吉忠华)
【郁氏文化】致敬灭火英雄&nbsp;(文/吉忠华)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审稿组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祖槃
刘高田
郁光涛
编辑组主管 : 郁 松
编辑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黄花梨
陈玉峰
推广组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丁秀萍 郁秋萍郁洪军 郁金波 郁宁生
《郁氏文化》投稿须知和赞赏分配
?投稿作品要求为原创首发,体裁内容不限,300字以上;
?投稿者提供100字以内个人简介、近照一张和联系方式;
?作品推出后,赞赏的60%归属作者,每月中旬发放上月。
?投稿邮箱:yzf1940@163.com
?投稿微信:13681060655(郁先生)15710169010(范先生)
?原创作品,转载须提前在平台备案.
海门郁氏文化研究院微刊平台
版设:匪石 责编:张爱梅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