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初为人母

几天前中学同学聚会,都带着各自的孩子,突然有些感慨。贴一篇十几年前初为人母时的旧稿。
初为人母
刚怀上儿子的时候,因为妊娠反应不重,一开始也没在意,孩子毕竟还是个抽象模糊的概念,看不见也摸不着。直到那天晚上,感觉到第一次胎动,第一个反应竟是恐惧,就象你不经意中捏成的一个橡皮人,突然之间活了。因为这生命是你造成的,你就对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有什么权利把他带到这个世界,让他体尝生活的艰辛。
多年前看过一则趣闻,一个英国孩子把他的父母告上了法庭,不该不经他许可就把他生下来。当时只觉得这事情荒唐得可笑,现在一想,并没有什么荒唐的意味。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有谁征求过我们的意见。存在是人生头一件也是最根本的一件无法选择的事情。后来有一天出去办事,看见路边的夹竹桃在满是灰尘的叶子间开着花,算不上好看,但是自自然然地绽放,自有它一种不动声色的愉悦。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花生来就是要开放的,不管在怎样的环境里。
生命不就象这花一样,来了也就来了。对我即将到来的孩子,我无法保证他幸福,也无法保证他不受伤害,但是我会让他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能感受快乐的心灵。在我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总有几个卖东西的小贩。其中有一个卖核桃仁的农村妇女,我注意她是因为她几乎和我同时成为母亲。有一个下午,风很大,她还带着孩子坚守在马路边。我看见她给她孩子把尿,孩子尿了,她用家乡话夸孩子乖。看着那个在寒风中乖乖地尿了的孩子,我很心疼。孟子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了母亲以后,看到小孩子就是这种感觉,特别是对那种降生在艰难困苦条件下的孩子。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马上有了不同的环境。虽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至少我敢肯定,比起我的儿子,那个路边跟随母亲卖核桃的孩子将来会付出得更多,才能得到同等的回报。
其实几个月的婴儿知道什么,知道将来会有什么等着他吗?他们现在都是一样的,具有同样的本能,可以同样的乖巧。但是在成长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东西是共同的。我侄子十八岁,去年报名参了军。开拔前的几天里,侄子一直是无所谓的样子。领到军服的那天,他还兴高彩烈地在镜子前试穿。也许他当时感受到的只是长大成人远走高飞的兴奋。等到出发的时间终于不可避免地到了的时候,一直镇定的侄子却躲在阳台上哭了。他父亲叫我去跟他说几句话,我走过去时,他两手插在军裤的裤兜里,昂着头在唱一首叫做<心太软>的流行歌曲。这场景我想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一个少年,对即将到来的分离无能为力,只有用唱歌这件事来抑制住他的眼泪和对未知生活的恐惧。
这就是成长的故事,走出家门,独自面对一切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步,只不过这种 过程有的人是逐步完成的,有的人,象我侄子是一蹶而就的。
不知道我的孩子会有怎样的故事,但我知道他终有一天会离开我,开始他自己的生活。
刚刚看过一篇访问杨澜的文章,记者问她,如果家庭和事业发生冲突必须 选择的话,她会选择什么(成功的女人总是会被问到这种无聊的问题。)杨澜回答得很干脆:“事业算什么,事业是身外之物,儿子是我自己的。”也许刚成为母亲的女人都会有这种强烈的归宿感。但是所有的女人到后来都会明白,孩子并不属于自己。 个体是独立的,因而也是孤单的。早一些认识到这一点,我想失落感会轻一些。拉拉杂杂记下这一些初为人母的感受,我想我要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做母亲,就是把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来,然后他成长,然后他成了他自己。套用一个外国名人的句式:“他来了,他承受了,他成长了。“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