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肖云儒/历史方圆


点击关注 | 文学依然神圣
作家专

历史方圆
文/肖云儒
去年秋天,记得正是“碧云天,黄花地”那种日子,我给电视台一个话题节目做嘉宾。现场有人问,您认为了解社会、了解历史最好的切入点是什么?我随嘴答曰:首选者,我想恐怕莫如钱币了。不想引发了一阵掌声,大约因了我的大实话,因了我在公众传媒镜头前的敢于直言吧。
对个人来说,钱币是什么?是财富的证券,是劳动的证券,是智慧的证券。其实也是你与人与社会交往时,一种信誉的证券。钱币作为能够直接交换利益的有价证券,可以说是一个人行为操守和内心世界最灵敏的检测器和显示屏。有的人在金钱面前比在妻子面前还要裸露,比在X光下还要透明。拿这个孔方兄你真是没有一点办法!
对社会来说,钱币是人类历史、经济、文化信息内存非常密集的一块芯片。在智者的头脑里,哪一枚钱币不隐伏着一段时代风云和几段人生故事,不埋藏着一点学问和几星知识呢?而以思者的眼光去看,一切器物的背后,本来都是有一片有待开垦的精神园地啊。
远古的钱币,不知为什么首选了小贝壳。可能说明着那时北方地区江河湖泊泛漫,人类还处在渔猎文明之中。如果想得更深些,贝类酷似女性的生殖器和子宫,那是生命的温床,贝则是生命的一个符号。生命、生存与货币、财富,便这样与生俱来结下了缘分。从生殖崇拜、生命崇拜出发,钱币在人生社会和生命文化的领域里,涵盖的阈限越来越大。故而在汉字里,“货”由贝加化(《说文解字》云,化即买也)而来,用贝返货者曰“贩”,以力残贝者为“贼”,藏贝于暗处者系“赃”。钱币便这样渗化进了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的价值判断,每个人的心理感情之中。
由贝币到以后的布币、刀币,由青铜、黄铜铸币到金银铸币,由铸一次毁一次的母模(“死范”)到像活字印刷术那样可多次使用的“活范”,由纸币现金到汇单、股票、储卡、网上消费,可以说将自古至今的冶金术、印刷术、金融业、信息业,都拷贝到钱币中了。钱币的历史暗藏着一部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整个社会生产水平的发展就存盘于小小的钱币演进之中。
中国古钱的外圆内方,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图腾,是天之圆、地之方的缩影,是心之无限(中心空)和世之有限(周有界)的喻象。外圆内方也是中国人处世哲学的一种图式,它要求人有内在的追求、内在的修养,而同时又有宽容、忍让、灵活的待人处世方式。历代古钱上的图案、书法、工艺手段和历史烟尘赋予它的距离之美、沧桑之美,各种飞钱(纪念币)上,民俗图腾所含蕴的吉祥、禁忌、信念和人生憧憬,又有多少艺术的、美学的、历史文化学的天地可供后人去开拓。
秦始皇统一币制、王莽七铸新币,让我们在铁血强权下感受到一种革故鼎新的人生激情。而在历代当局精心或者随意扩大、缩小钱币面值的决策背后,我们看到的又是什么呢?那是币值残酷的贬升、经济无羁的涨落,是千千万万老百姓财富无端的被剥夺,是他们的愤懑、呼号和血泪啊。清代的“龙票”呀,民国初年的“大头”和“小头”(有袁世凯和孙中山头像的银元)呀,国民党时代的“法币”、“金圆券”呀,建国后的“人民币”呀,还有此前瑞金、延安的苏维埃钞、红军票、边区票呀,每一枚每一张都刻印着数不清道不尽的命运纠葛和像宇宙一样无际莫测的时代风云。
在它们像过客一样轮番的出现和消失中,历史踏着大步前行!
钱币的诞生,标志着原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易的出现。而在一个千年又一个千年里,以钱币为标志的商品生产,一次次挣扎,一次次骚动,一次次冲决,又一次次在传统社会模式的森严堡垒前扑地而倒。想走出自然经济密云浓雾的覆盖,是那么难那么难啊。这个漫长到几乎无望的历史过程,直到最近这两个世纪相交的今天,直到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WTO的进入,才宣告彻底结束。钱币在中国从此获得了新的生命,现代的生命。
有朝一日,当钱币从喧嚣的闹市被请进宁寂的博物馆,在它们被放进玻璃展柜的那一刻起,文化价值便取代了实用价值。你或我,如若无意中来到城市这个幽深的去处散步,一种可观可赏可触摸的历史和文化,便会在这方圆之地悄无声息复活,借着舒缓的音乐,邀你在似有若无的伴奏中共舞。
观赏钱币,便将浇铸在钱币里的历史文化风景全观赏了;收藏钱币,钱币里的历史文化也就一网打尽地全成了你的藏品。好不惬意,好不得意也。
2002年1月15日,星期二,西安不散居
文图来源于网络
经典回顾:
肖云儒/母亲
肖云儒:椒 园 五 忆
肖云儒/陈忠实,我们时代的一个文化Logo
肖云儒 | 我的第一篇文章
肖云儒/金庸:写就一个民族的英雄梦
肖云儒/体味侯雁北
肖云儒先生在北京大学发表《地球之虹》主题演讲
作者简介:
肖云儒,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国家级与省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陕西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西部文艺研究会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政协委员、评论家协会主席。并被人事部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6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评论集及散文集《民族文化结构论》《八十年代文艺论》《独得之美》《独步岚楼》《撩开人生的帷幕》《黑色浮沉》《美》,以及280万字的西部文化研究五卷本书系《对视》、四卷本书系《雩山》以及四卷本写丝绸的著作。专著《中国西部文学论》获中国第四届图书奖、1992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主编)、《国格赋》(电视片总撰稿)获1993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电视艺术片撰稿《黄土·红土·绿色的歌》和《长青的五月》(4集)获1992年广电部星光奖。并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德艺双馨艺术家”。
欢迎投稿至邮箱:1004961216@qq.com
【投稿说明】
如有疑问可在后台留言询问
欢迎关注“浅海文苑”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