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知青在长安:红阳公社北佛沟村好知青——张晓萍

知青在长安

立志做一个新时代有文化的新农民
每 小 平
8月27日到杨庄北佛沟村采访,从《长安百村》地图获悉在侯官寨村东,为图近走过侯官寨村北田野向东再向南,本想天气凉爽可午时日头高照又没带伞,村民指一草路到了三个大鱼池无路可走且被四五只狂叫的猛犬挡住前行之路,惊得晒盖的乌龟“扑嗵、扑嗵”连爬带跑的钻入水塘中,吓得我高声喊:“乡当!请问北佛沟村咋走?”鱼塘主答:“无路可走!要不、跳过大水渠顺着田野向东南走。” 返回不知又要绕弯多跑路!我拨过一人高的蒿草滕蔓,为了打草惊蛇我连声喊叫并用树棍乱打,小心下到沟渠鼓足劲飞越而过,惊出了一身汗;走过野草玉米地东坎下、尽头却是一排排立碑的坟墓、又惊出一身冷汗。……经过询问,在北佛沟村一户院内七八位村民正在剥核桃青皮、我当即说明来意,热心的村民和72岁张三乐等人向我叙述着知青们的人和事。张晓萍是1973年春到北佛沟村插队落户的。初下乡时有远大抱负,总想在农村干出点“名堂”,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来;自认为高中毕业有文化,经历多、见识广、当个好农民保险没问题。春季和知青到麦田,看到叶宽根壮的麦青还以为是谷子、并和其他知青争论了一番。后来,还是请教一位贫农老大伯,告诉她现在不是种谷子的时候,小麦和谷子不一样。还有一次,三夏夜晚劳累睡觉时听到队长:“暴风雨来了!快上场!收麦子啊!” 男女社员拿上工具上场收麦子、她困倦的不想去但她又想,人家都能去我咋不能、随即穿衣上场投入了紧张的抢收战斗。赶在暴风雨来到前己将麦垛、麦粒堆起、装好入仓、使集体的粮食未受损失。看到白发苍苍的老大爷、十几岁红小兵、还有带病劳动的慧琴婶等都使她感动、深受教育。这两件事对她教育启发很大,为啥贫下中农都能做到而自己做不到?为啥在关键时刻社员们做的比自己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打这以后她放下架子,一切从头学起,虚心拜贫下中农为师、老老实实做他们的小学生。出工走在前、上工踏实干、休息做宣传,付出后她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身上有使不完的劲,生活也很有意义。
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成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了加快“农业学大寨”的步伐,改变北佛沟面貌、大队党支部决定在佛沟内修建抽水站,在库峪河畔截渗蓄水。为响应大队党支部号召,张晓萍征得知青小组支持、组织青年突击队,带头参加水利基建工程。说干就干、中午放工不休息,头顶烈日、从河中打捞石头;晚上借着月光,把一个个大石头抬到河岸,装上架子车、拉上陡坡送到施工地点。汗水一次又一次湿透了娃们的衣衫,腿跑疼了、肩压肿了、手磨破了娃们没叫过苦、喊声累。经过干部社员和青年突击队共同奋斗下,抽水站的水抽上旱原、浇灌着干旱的庄稼、众人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冬季又劳动修截渗、建桥工程。知青娃同社员们一起,不怕寒风凛冽,日夜战斗在冷冰刺骨的河道里。干部发话回城过年,看到工程紧、事情多,娃们坚持干到腊月二十七才回家。想到贫下中农“腊月三十不收兵,正月初一又出征”的情景,初三那天,张晓萍再也呆不住了,不顾家人同学的阻拦又赶回北佛沟工地,投入了紧张的战斗!她的行动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赞扬,可也有人说我假积极、好出风头,大队李书记支持鼓励她,继续努力奋斗。她分别担任知青小组长、大队团支部副书记、理论学习辅导员。村上植树造林、科学种田、开展大批判、搞文艺宣传等活动积极参加;无论插秧捞稻下水田,还是间苗锄地担粪土、张晓萍都不甘落后、干在前面。由于学习劳动表现好,1974年8月张晓萍被选为长安县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个人。图片来源于网络,谢之!
作者简介:每小平 ( 笔名每牧每文长安区作协理事民俗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作协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长安区政协委员区政协特聘文史员民盟长安区工委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人文地理方言习俗文化研究者)
赐稿邮箱:29374343@qq.com
责任编辑:成 鹏 小编个人微信:chengpeng430
欢迎关注文学基地——“京兆文学”
温馨提示京兆文学
非常感谢您关注@京兆文学!如果您有好的诗词、散文、小说等原创作品,请直接添加微信到:chengpeng430,或者发邮件到29374343@qq.com进行投稿,您可以附上您的个人简历、照片及个人要求(是否署上真实姓名等特别要求)
投稿须知 1、未在公众号、网站发表的原创散文、随笔、文学评论,附100字以内作者简介及照片,投稿必须是不涉及政治敏感问题的文学作品,文责自负。
2、注明投稿(京兆文学),注明作者微信名,微信号,便于联系。投稿五天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3、赞赏金额60%作为作者的稿费,20天内以微信红包形式派发,赞赏总金额低于20元(含20元)的作为平台维护费用。

版权声明